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的通知

时间:2024-07-01 00:32:4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7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的通知
安监总厅字[2005]36号

 
  根据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的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4]93号)和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办字[2005]7号)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地区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决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具体负责联系指导推广工作。

  现将《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共同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的推广工作,加强联系,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






序号
推广地区
联系人

1
北京
刘云昌

2
天津
刘云昌

3
河北
金兆民

4
山西
金兆民

5
辽宁
陈茂生

6
吉林
陈茂生

7
黑龙江
孟昭聚

8
上海
章苏东

9
江苏
章苏东

10
浙江
杨又明

11
安徽
郭新庆

12
福建
杨又明

13
江西
郭新庆

14
山东
孟昭聚

15
河南
李世钧

16
湖北
李世钧

17
湖南
贺黎光

18
广东
贺黎光

19
广西
杨国顺

20
海南
杨国顺

21
重庆
杨江有

22
四川
杨江有


二00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视力监测制度具体规定的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视力监测制度具体规定的通知
1991年4月4日,国家教委办公厅


按照我委教体〔1991〕2号文件精神,现对视力监测制度具体规定和调整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今年先在城镇地区(京、津、沪三市可选一个区)至少确定5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或以3所完全中学代替3所初中和3所高中)作为全国视力监测点(请填写视力监测点校一览表,在4月底前报我委学校体育卫生司)。从明年起学校数量将适当增加。
二、视力监测点的选择应尽可能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结合起来,已确定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的省会片中的4所中、小学必须作为视力监测点。
三、定期检查并对视力下降的学生及时进行治疗,是防近工作的基本要求,所有学校都应努力做到。为了统一汇总监测结果,确定为全国视力监测点的学校每学期至少统一检查视力两次,即学期初和学期末各检查一次。
学期初的视力检查必须在开学后30天内完成,学期末的视力检查必须在放假前30天内完成。
视力检查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有关要求进行。
四、监测结果的整理和申报:
1.以监测点校为单位,分性别和年级(不分城乡和年龄)分别计算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视力不良率、近视率、近视新发病率,并填报表1。
2.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汇总各视力监测点视力监测数据,分性别和年级(不分城乡和年龄)分别计算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视力不良率、近视率、近视新发病率,并填报表2。
3.监测结果每学期上报一次,分别在每年的2月底及8月底前将报表1(每个学校1份)和报表2报我委学校体育卫生司(今年上半年只报学期末一次)。
附件:一、视力监测点校一览表(略)
二、全国学生视力监测统一报表1(略)
三、全国学生视力监测统一报表2(略)


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分配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分配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自从我国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以来,已有570多名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其中近百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已完成博士后阶段的科研任务,被分配到固定单位工作。但据设站单位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反映,在联系工作单位
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增干指标、人员编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额和比例等方面的限制,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分配越来越困难。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特作如下通知。
一、关于增干指标问题
今后,各有关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在接收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时,如当年度没有增干指标或指标已用完,可以先接收,然后再由接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报我部综合计划司追加指标。
二、关于编制问题
允许人员编制已满(包括已经超编)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继续接收一定数量的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即由接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国家或地方主管编制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事业单位直属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报我部中
央国家机关机构编制管理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所属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则报本地区主管编制的部门)审批。
三、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问题
凡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已确认或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所学和所从事的专业确为接收单位所急需,由接收单位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参照博士后研究人员所获得的任职资格,聘任合适的专业技术职务,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可不受该单位专业技术职
务名额的限制。
四、关于工资指标问题
已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的单位,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相应增加该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基数。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所需工资总额计划,由接收单位的主管部门到人事计划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为防止北京、上海、天津地区一些单位过量地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造成编制、职称等事项管理工作失控,这些地区各有关单位每年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最多人数限定为一般不超过该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其它地区不受此限制。
请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单位,按照本通知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的分配工作。



198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