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颁发和管理《全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的办法

时间:2024-06-30 15:21:5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5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颁发和管理《全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的办法

国家旅游局


关于颁发和管理《全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的办法

(1991年1月28日 国家旅游局发布)

一、为了加强对《全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颁发的管理,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依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关于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的试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颁发对象: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管理人员。
三、颁发条件: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含上岗、转岗),按教学计划学完规定课程(学时一般不低于240学时,培训形式视情况可分为脱产或半脱产),经考核合格者,方可颁发岗位培训证书。各种短期、单项的适应性培训,不发此证书。
四、发证程序:根据岗位培训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旅游局负责大型旅游企业正副总经理和举办的其他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统一归口管理本地区旅游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的颁发和管理;国旅、中旅、青旅三个集团负责本集团内各分支社(分公司)经理岗位培训证书的颁发和管理;跨地区委托办班或联合办班的,由学员派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负责证书的颁发和管理;有培训能力的大中型旅游企业承担岗位资格培训的任务,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审核同意其办学条件、教学计划和教材,方可开展培训。培训结束,经审核部门验收后颁发岗位培训证书。
五、签章:本着谁负责培训谁签章的原则,证书分别由组织培训的国家旅游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或岗位职务培训指导委员会和培训单位签章,并在一寸照片处加盖培训单位的钢印章。跨地区委托办班或联合办班的,“管理部门(签章)”一栏由学员派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签章,“培训单位(签章)”一栏,由负责培训的单位签章。
六、编号:为了统一规格,使填证简便,证书编号一律采用编码和简写方式。编码按类划分:“01”为旅行社,“02”为旅游饭店,“03”为旅游车船公司,“04”为旅游服务公司。在“旅岗培证字号”一栏前填写颁发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如:河南省某饭店餐饮部经理第一位取得岗位资格培训证书,正确填写形式为:“豫旅岗培证字020001号”,“按旅游饭店餐饮部经理岗位规范标准,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印发茂名市职工教育经费统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茂名市职工教育经费统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茂府办〔2008〕5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茂名市职工教育经费统筹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系。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八年十月十七日





茂名市职工教育经费统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职工教育经费的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类企业。

第三条 企业每年应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计提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其中的0.5%由市或县(市、区)政府统筹使用,其余的由企业用于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在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可统筹的前提下,县级以上政府可以依法全额统筹,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县级以上政府统筹的职工教育经费,专项用于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均衡发展。

第四条 县(市、区)所属企业职工教育统筹经费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征收,除此外由茂名市政府负责征收。在全省未统一使用职工教育统筹经费征收软件前,本市职工教育经费市政府统筹部分委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征收,市地方税务局、市财政局提供协助。日后上级有规定须调整征收部门的,按上级规定执行。征收方法:缴费企业每年缴费一次。缴费企业于每年办理企业劳动保障年审时,按上年度工资薪金总额申报职工教育统筹经费的缴费基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第三条规定的比例向企业开具《政府非税收入缴款通知书》,告知企业到代收银行缴费。企业缴费后,由代收银行开具非税收入电子票据。市地方税务局在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督促企业落实拨缴职工教育统筹经费。

各县(市、区)的征收办法由各县(市、区)政府参照市直的征收办法自行制定。

第五条 市政府统筹的职工教育经费属于政府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执行《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茂府〔2004〕117号)的规定,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按照“编制预算、先收后支、统筹安排、确保重点、专款专用、结余结转”的原则管理和使用。

第六条 市政府统筹的职工教育经费重点用于:

(一)技工和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评选、表彰、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

(三)综合性职业培训机构建设。

(四)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示范专业的建设。

(五)给予参加我市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人员的补贴。

市政府确定的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技工和职业技术学校等重点建设项目,应优先安排经费。

第七条 每年第四季度,市劳动保障、教育等有关部门向市财政局报送统筹经费支出预算初稿。市财政局编制预算草案时须与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衔接,然后上报市政府批准执行。

第八条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市政府统筹的职工教育经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及其监督检查工作,并使之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定,按省、市文件要求,认真做好职工教育统筹经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做到应收尽收,并直接解缴财政专户。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管理,科学编制收支预算,合理拨付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定期向市政府报告资金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地税部门在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督促企业落实拨缴职工教育统筹经费。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使用好统筹经费,提高技工和职业学校整体办学规模和效益。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统筹经费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九条 从实际征收的统筹职工教育经费总额中提取4%作征收经费。

第十条 对违反省、市规定挤占、挪用市政府统筹的职工教育经费的,由有关单位责令其纠正并限期归还,并追究责任人及领导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市以往制定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论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

内容提要:民法保护是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重要一环,对于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民法保护中,应当准确界定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合理划分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依法判定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文力图在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举证责任等问题上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商业秘密 权利归属 民事侵权行为
    举证责任 民事责任

商业秘密(Trade secret)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保护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民法保护。充分运用民事法律武器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呼声。不仅如此,加强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还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必须承诺遵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按照该协议的要求给予商业秘密全面的法律保护。
一、商业秘密民法保护的必要性
商业秘密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未公开信息”,尽管世界各国对其理解有所不同,但依法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已经成为共识。
(一)加强商业秘密民法保护,是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商业秘密可以为权利人带来一定的、有时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不法分子为获一已之利,采取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有时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据美国《新闻周刊》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每年因商业情报泄露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据法国某杂志报道,法国仅1992年因商业秘密泄露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0亿法郎。①要克服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它不仅可以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有效弥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通过责令停止侵害等民事手段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商业秘密民法保护,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
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行为,不仅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而且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有助于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有助于树立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经营理念。它可以使民法的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和巩固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加强商业秘密民法保护,是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就WTO成员国而言,遵循《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运用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商业秘密,是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中国要加入WTO,就应当遵循国际惯例和WTO的要求,加强商业秘密民法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才能最大限度保护中外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
(四)加强商业秘密民法保护,是提高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整体效果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以民事侵权最为常见,运用民事法律武器制裁侵权行为,给权利人以多种形式的民事法律救济,就十分自然地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法律保护方法。民法保护成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众多形式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加强和民法保护,意味着抓住了商业秘密保护的根本和关键,有助于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整体效果。
二、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及其权利归属
(一)商业秘密及其法律特征
关于商业秘密的内涵,世界各国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将其称为“未公开信息”。美国《不正当竞争重述》,将其定义为“能被应用于商业活动或者其他事业中,并具有提供现实或潜在的经济优势的足够的价值和秘密性的任何信息。”②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将其定义为“对于商业活动有用的产品制造方法,市场行销策略或其他技术或企业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以秘密方式保守并且不易为一般公众所知。”③我国《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其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尽管世界各国对商业秘密内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在商业秘密的本质特征上,却基本一致:秘密性、价值性,创新性是商业秘密的三大法律特征。“秘密性”是指做为商业秘密的信息必须处于秘密状态,且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信息处于“秘密状态”是商业秘密的基本要求,采取保密措施是秘密性的重要保障。“价值性”是指做为商业秘密的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里的经济价值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市场竞争优势。价值性内涵着实用性,某一信息必须能够用于制造或使用,具有确定的应用性,它才具有价值性。“创新性”是指做为商业秘密的信息未被公众了解或没有进入公共领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它要求该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难知性和非显而易见性。
(二)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
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即商业秘密归谁所有、使用,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我国现行法律尚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但可以参照专利法、合同法关于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规定,确定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
1、职务性商业秘密权属于单位。职务性商业秘密是职工在执行职务期间开发的商业秘密,它需要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凝聚着单位的科学决策、集体智慧、长期的经验积累等。尽管从事商业秘密开发的职工付出了大量的智力劳动,但单位已为此付出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因此,职务性商业秘密权应属于单位。
2、非职务性商业秘密权属于个人。该类商业秘密是职工个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与职工职务无关,应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3、职工利用单位的条件或经验,在本职工作之外开发的商业秘密,原则上归职工个人所有。单位在支付合理报酬的前提下,有优先使用该商业秘密的权利。如果单位与职工在商业秘密权利归属问题上另有约定,应当按照约定执行。
4、委托开发的商业秘密权属,依双方签订的协议而定,协议没有约定的,归受委托方所有。该类商业秘密依据委托开发协议而产生,委托方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或经营问题交给受委托方进行开发,委托方支付相应的费用。它本质上是一个合同问题,有关权属约定的合同应优先适用。没有权属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商业秘密归受委托方所有,委托方有权使用该商业秘密。
5、数人共同开发的商业秘密归开发人共有。该类商业秘密本质上属于共有财产,但与一般共有财产相比,它难以分割。共有人对其只宜共同共有,难以按份共有,因此,应当约定收益分配办法。事先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使用、收益;没有约定的,任何一方均有权使用该商业秘密,收益归使用方。但是,如果处分该商业秘密,必须经共有人一致同意,所得收益由共有人分享。
三、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
(一)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行为及其认定
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侵犯权利人合法民事权益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即行为人采取不正当手段直接获得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行为人往往采取盗窃、利诱、胁迫、假合作、假交流等手段,有的采取重金收买的方法,有的甚至派出“工业间谍”长期卧底。
2、滥用不正当获取的商业秘密。行为人获取商业秘密后往往是自己使用,投入到生产、经营之中。有时也会出现行为人受利益驱动,允许第三人使用商业秘密。也存在行为人为削弱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竞争优势,披露、扩散该商业秘密。
3、滥用合法掌握的商业秘密。这里的行为人是特定的合法掌握他人商业秘密的人,包括权利人的职工、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行为人违反保密约定或规定,向他人披露、扩散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擅自使用该商业秘密,或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
4、第三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即第三人明知或应知行为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却依然接受、获取该商业秘密,加以使用、披露或扩散。第三人由于实施了上述行为,就成为新的侵权人,只不过其侵权方式为间接而已。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一直是一大难题。一般来讲,认定侵权所需证据的提供,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是,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由于商业秘密自身的秘密特性,必须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和“举证责任倒置”相结合的原则。④请求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应提供证据证明:该商业秘密的合法来源;已采取的保护与法和保密措施;侵权人使用的信息与该商业秘密相同或相似;侵权人有获取该商业秘密的条件;权利人因侵权所受损失。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被控告的侵权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其所使用的信息是合法获得或者合法使用的;其所使用或披露的有关信息与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既不相同也不相似。这就是“举证责任倒置”。被控告的侵权人不能提供或拒不提供证据的,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权利人提供的有关证据,认定被控侵权人有侵权行为。
(二)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是基于侵权人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该责任的构成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这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前述几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则行为人就不应当承担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
2、行为人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包括权利人经济利益的减少,竞争优势的削弱或丧失,又包括权利人名誉、荣誉、商誉的受损。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存在并不必然地导致民事责任的承担。只有权利人受到的损害是由行为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行为人才需承担民事责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主观过错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实质要件。该过错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无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恢复名誉、荣誉等。其中,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是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在赔偿损失方面,我国法律坚持“赔偿直接损失原则”,权利人的间接损失一般不予赔偿。《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根据这一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赔偿额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受到侵害的权利人的损失可以计算的,赔偿额即为该损失额;损失额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行为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利润;损失额和利润均难以计算的,应坚持客观、公平、合理的原则,参照同类经营者、同类信息的平均获利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赔偿数额。同时,商业秘密侵权人还应当承担被侵害的权利人因调查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违约金的适用以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为前提,如果一方违反了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应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主要包括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以及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数额依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而定,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依照法律规定。

[参考文献]
①参见《经济与法》1994年第2期。
②刘春田 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34页。
③赵秉志 主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
④黄勤南 主编《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